創作中尋找人生的出路
鍾理和創作文類包含散文、小說等。因客觀環境不允許,只能在創作中尋找人生的出路,晚年對生活絕望,對文學感到無力,生前雖一再告誡家人「不得再有從事文學者」,然而在備嘗人間疾苦之後,仍執著於文學創作,不改其志,具現了作家追求理想的精神,陳火泉稱之為「倒在血泊中的筆耕者」,是對其不朽形象最傳神的寫照。
(圖為鍾理和)
鍾理和-求學過程→https://pse.is/GLH08
鍾理和小說中往往帶有濃厚的自傳性色彩,鍾理和一生中,滿州奉天生活的那段經驗,是最複雜、最艱難,也是變化最巨大的,他在這期間所寫的或後來以奉天生活為背景的作品,成為他作品中感情最敏銳、情思最豐富、文藻最濃豔、最多愁善感的部分。
鍾理和-疾病纏身→https://pse.is/GLH07
《夾竹桃》為其赴北平期間的經歷縮影,描述貧困與破敗的生活黑暗面;《笠山農場》則是以作者自身在高雄時的親身經歷,描寫了同姓婚姻的困境以及反應農民的勞動生活;《故鄉》系列更是描繪出一幅幅臺灣農村痛苦生活的景象,表達了對於農民生活的關注與同情。
客家文學作品-「貧賤夫妻」→https://pse.is/GLH02
(圖為鍾理和)
鍾理和對客家的貢獻→https://pse.is/GLH06
婚姻、貧窮和疾病則是三個相互糾結的主題,成為鍾理和作品中的基本題材,葉石濤評論其小說:「一向不以社會性觀點來處理題材,倒用美學和人性來安排情節,使得他的小說細膩動人有高度的藝術成就。」
客家文學作品-「夾竹桃」→https://pse.is/GLH05
客家文學作品-「草坡上」→https://pse.is/GLH04
客家文學作品-「做田」→https://pse.is/GLH03
客家文學作品-「賞月」→https://pse.is/GLH01
#引文出處看更多
鍾理和創作特色→https://pse.is/MNAEW
鍾理和寫作風格→https://cloud.hakka.gov.tw/Details?p=128930
圖片來源→https://cloud.hakka.gov.tw/Details?p=1289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