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領末期的東勢角包括今東勢區、石岡區與新社區,三個地方的客庄山城信仰多元豐富,和平區當時還是泰雅族南勢群的領域,東勢大茅埔成為原漢沖突的前哨站。
早在十八世紀初,潮籍客家先民就到此拓墾,移民的足跡要從豐原區朴子里萬順宮三山國王廟開始說起。
石岡是原漢分界線,除了土牛紅線,萬安宮太子爺信仰見證漢人聚落發展的邊緣性,圳路的開鑿與樟腦事業的興起,讓豐原慈濟宮媽祖廟與東勢匠寮巧聖先師廟的信仰為人成熟知,也造就客庄發展的榮景。
客家夥房與閩南合院的差異→https://pse.is/TNHK09
台中盆地客家移民歷史軸線→https://pse.is/TNHK10
新社由於地緣的阻隔,聚落間各有不同的信仰神明,九庄媽成為凝聚山城意識的象徵。隨處可見的三山國王廟信仰,告訴我們這裡是潮汕移民最重要的據地。
臺中東勢、和平、新社石岡稱為山城四鄉鎮,其中,這裡的客家族群、祖先大多來自於當時的廣東省潮州府大浦縣,讓這裡成為臺灣大埔客家文化重要的保存區。
三山國王補充 - 粤東人信仰中心
三山國王廟祖廟在大陸廣東省揭揚縣河婆鎮,因對面有三座山(巾山、明山、獨山)而得名,是粤東人的信仰中心,信徒包括潮州人、客家人與閩南人。東勢客信仰三山國王是先民受地緣文化影響,將家鄉信仰的神祇也帶來台灣。
客家音樂(上)→https://pse.is/TNHK05
客家音樂(下)→https://pse.is/TNHK06
資料來源:館內展示
圖片來源1:拍攝於館內展示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