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於古代農業社會娛樂不多,加上有人覺得每家製作的「紅粄」有大有小,不如來進行個比賽,於是演變成為東勢地區客家人獨一無二的「賽丁粄」活動。

3-1.jpg

新丁粄與元宵→https://pse.is/DCHK01

粄與伯公→https://pse.is/DCHK02

「賽丁粄」的規則是在每年元宵節下午五時前,各參賽家庭將「新丁粄」送到各廟宇後,商請地方公正人士,除「粄頭」(其中一塊特別大,由主人持有)外,任意抽五塊秤重,以總重量分名次。重量最重者,給予掛紅榜單並發給「公賞金」,比賽獎金由會員繳納,稱為「公賞」。除此之外主人家的親朋好友,前來道賀者也會五百、一千任意打賞,則為「私賞」。主人家每當有人打賞就放一次排炮,十分熱鬧。

3-2.jpg

林業發展(上)→https://pse.is/DCHK04

林業發展(下)→https://pse.is/DCHK05

為了爭取首獎,各個「新丁會」的會員努力做出更大、更重的粄。每座廟宇常有數百塊每塊二、三十臺斤重的大米粄排在一起,估地數十坪,氣勢磅礴壯觀。

3-3.jpg

匠寮與廟(上)→https://pse.is/DCHK09

匠寮與廟(下)→https://pse.is/DCHK10

為了贏得比賽,各家除了對自己的粄的斤兩保密外,並設法探聽對手的斤兩,甚至在知道自己的米粄重量比別人少的時候,還將自己的每塊米粄下面再補一塊「粄脆」以贏得比賽,這種手段後來被戲稱為「補屁股」。


檢視較大的地圖

歷史簡介→https://pse.is/DCHK06

建築介紹→https://pse.is/DCHK07

歷史軸線→https://pse.is/DCHK08

資料來源:園區展示資訊

圖片來源:https://www.tcsdb.com.tw/index.php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akka literature 的頭像
    Hakka literature

    Hakka literature 客家文學

    Hakka literat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