獲頒首屆客家貢獻獎傑出貢獻獎
鐘鐵民的創作文類以小說、散文為主,兼有兒童文學及電視劇本。
鍾鐵民-家庭背景→https://pse.is/GTM01
鍾鐵民-面對「脊」病→https://pse.is/GRM05
創作內容多以客家農村為背景,描寫臺灣農民的生活、感情;隨著農村社會及農業結構的遽變,鍾鐵民也逐漸從個別農民的身上,轉而關注整個農村命運的去向,並對現代社會農村所遭遇的問題作系列探討,以寫實主義手法,作人道關懷。除了農村之外,亦對臺灣教育問題有深切的關懷。
鍾鐵民-求學過程→https://pse.is/GTM02
鍾鐵民-對客家的貢獻→https://pse.is/GTM04
其自幼受父親影響,熱愛文學,父親去世後更發憤以文學為職志,鍾鐵民天天反反覆覆的把父親留下來的書籍、作品一遍遍閱讀,因而得到不少啟示,動筆的動機也越來越強烈。
客家文學作品-「秋意」→https://pse.is/GTM06
客家文學作品-「田園之夏」→https://pse.is/GTM07
民國50年高中畢業後即開始有短篇小說發表,大學期間是創作數量最多的時期,先後得過臺灣文學獎、聯合報最佳小說獎、吳濁流文學獎、洪醒夫文學獎、賴和文學獎、省府文耕獎等,民國96年6月獲頒首屆客家貢獻獎傑出貢獻獎。
客家文學作品-「雨後」→https://pse.is/GTM08
客家文學作品-「早起三朝當一工」→https://pse.is/GTM09
客家文學作品-「台灣客家人」→https://pse.is/GTM10
#引文出處看更多
鍾鐵民文學源流→https://reurl.cc/gvKkLb
鍾鐵民寫作風格→https://reurl.cc/9z2oMj
鍾鐵民創作特色→https://reurl.cc/e51vjj